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邵阳市残联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中国残联和省残联八代会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残联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建设现代化新邵阳贡献力量。
2023年全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工作均获省级优秀。市残联荣获2023年度全市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市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继续保持市文明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一、康复工作
积极推进残疾预防工作。深化与市卫健委等部门的残疾预防工作联动,联合开展儿童健康筛查月活动,强化残疾预防知识普及。
提升精准康复服务水平。超额完成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任务。全市参训儿童达到2112人,累计康复训练15508个月,为省定任务的170%。
大力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市338名7-17岁有康复需求的少年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为130名“0-6”岁的脑瘫、偏瘫残疾儿童实施矫形器项目,为36名残疾儿童适配儿童轮椅、坐姿椅、站立架等辅具。指导隆回县、新邵县残联开展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试点工作,为583名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适配辅具。实施“集爱三湘·健耳助听”公益项目,为全市400名听障人士免费适配助听器。实施困难残疾人假肢适配136名。为全市132名重度精神残疾人实施住院帮扶救治。全市共为7542名残疾人适配辅具9327件,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到99.8%,残疾人基本辅具适配率达到99.9%。
加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聚焦康复专技人员、民办机构管理人员、残疾儿童家长需求,举办多期培训。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残疾儿童康复机构20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473人,其中管理人员68人,康复专业人员346人,其他人员59人。
二、教育工作
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加强国家通用手语推广使用。
会同教育部门对全市7352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情况开展核查,已入学7236人,年度入学率达98.4%。协调教育部门为1689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帮助3950名残疾儿童参加普通教育。配合省特教中专开展招生工作的宣传发动,推荐32名学生到省特教中专就读,任务完成率133%。全市各级残联共投入274.5万元对2022年度482名大学阶段、938名高中(中职阶段)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开展资助工作。“一人一策”做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
2023年高等教育阶段,招收624名残疾学生,其中高职368人、本科230人、硕士研究生21人、博士研究生4人。全市2023年应届毕业大学生146名,现已就业118人,就业率达到88.1%。
三、就业工作
推动残疾人平等就业。联合市委组织部等6部门下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残疾人平等就业。加大残保金征收力度,2023年征收残保金较上年增长11.3%,市直和三区机关事业单位征缴率达到100%。残疾人招考工作取得突破,4个67人以上的市直事业单位专门拿出名额单独招考残疾人。
多措并举,新增就业。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残疾人招聘会、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等就业服务,残疾人就业取得较好成绩,在省残联有关残疾人就业工作情况通报中排名靠前。全市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2077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273人,为年度任务的111.9%;农村新增就业1804人,为年度任务的187.5%。
继续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建设。投入资金372.7万元实施阳光增收项目惠及1550名农村残疾人;投入资金360.4万元开展创业扶持工作惠及346名残疾人。协调人社部门专门安排残疾人公益性岗位97个,占公益性岗位总数的18.6%,另外特别安排残疾人康复机构专技人员公益性岗位30个,26人上岗就业。安排专项资金为全市1968名残疾人开展按摩、美容美发、面食糕点、电商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为省定任务的145.6%。
四、社会保障工作
高效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为2425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有效的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举办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人才培训班和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残疾人托养机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对全市15家集中托养机构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18处。对8家托养机构开展3A级机构评定,7家机构通过评定。指导邵阳县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成功创建省级4A级托养服务机构,实现全市4A级托养中心“零”的突破。
持续开展“上门评残”工作,联合市卫健委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上门评残”工作的通知》,全市共开展“上门评残”75次,为3483名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办证,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全面落实惠残政策,助力乡村振兴。配合相关部门全面落实惠残政策,做好两项补贴、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代缴工作全面得到落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联村联户、四帮四促”活动和常态化结对帮扶重度困难残疾人活动,全市各级残联及残疾人工作者结对帮扶重度困难残疾人430余户。
五、宣传文化体育工作
扎实推进残疾人文化体育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全国爱耳日、第七个全国残疾预防日及儿童健康筛查月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拓展“三三制”工作模式,在全省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培训班上做典型经验发言。完成23万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数据采集,入户率99.4%,手机APP采集率100%。与邵阳日报、邵阳电视台及省级主流媒体加大合作,重点推进“文化助残”理念,宣扬“为梦护航”、倡导“文化助残,立德励人”,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力。
残疾人体育持续推进。选送优秀残疾运动员隆回县肖棋、新邵县邓文杰参加中国残联冬残奥运动员选材训练营,均入选冬残奥会滑雪项目,目前邓文杰进入国家队训练,肖棋进入北京市队训练;残疾人体育竞技成绩优异,邵阳武冈籍残疾人运动员邓洁秋在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勇夺游泳项目男子S12级100米蝶泳金牌。为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精神体育文化生活,我们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广泛组织残疾人踊跃参与湖南省第一届残疾人云动会活动,参赛人数1190人,全市12个县市区参赛,参赛作品浏览量89.6万,排名全省第三;点赞数87.6万,排名全省第二。
2023年,市残联门户网站全年共编发各类稿件253篇,公众号粉丝总量3631。
六、维权工作
超额完成“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2023年完成“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380户,为年度省定目标任务106.2%,十二个县市区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
抓源头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积极化解残疾人信访诉求,共接访残疾人个访54人次,集体访1起,省残联网上信访件7件,未发生残疾人赴省进京信访,全市残疾人群体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将残疾人事业全面融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全市公共区域、基层办公场所无障碍设施不断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开展助残志愿服务26场,扶残助残氛围进一步浓厚。以市民寻访团的摸底调研情况为切入点,推动市城管、市住建等部门加强市区主要干道、医院、银行、商超等公共区域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市老年大学、鼓楼亭社区、西苑公园、美地公园等地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知识宣传活动。
截止至2023年底,全市县级以上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1次;政协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2次。各地残联办理建议、提案9件。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5次,无障碍培训89人次。
七、组织建设
市残联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工作。成功召开邵阳市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换届工作。县市区级残联全部平稳完成换届。2023年,市县乡共有残联215个,12个县市区全部成立残联,县(市、区,含经开区)已建残联12个,乡镇(街道)已建残联202个;社区(村)已建残协3659个。全市各级残联工作人员336人,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总计2775人。全市残疾人专门协会65个,助残社会组织1个。
八、服务设施
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发展。截至2023年底,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6个,总建设规模5060.0平方米,总投资853.5万元;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康复设施4个,总建设规模20009.0平方米,总投资6172.0万元;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3个,总建设规模7465.3平方米,总投资2255.0万元。
九、信息化建设
深化与民政、公安、教育、乡村振兴、人社、医保、住建、卫健、财政等10余个部门常态化数据共享。
邵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5月27日